李财此行差一点就遇上蛮子兵。原来他们到常平城时,听说邻近的边谷郡皮货甚多,价格低廉,李财不合动了心,便作主往边谷去了一趟,结果他们前脚离开,蛮子兵后脚就去了。回程上众人说起这事,都唏嘘不止,觉得这条性命真真是捡回来的。
这一年是元始九年,匈奴因天旱草衰、牛羊减产,七月中旬接连侵扰了大夏青原、边谷、安西三郡,劫掠士民百姓无数。边关告急的公函如雪片般朝京城飞来,举朝震惊。皇帝得知详情后,龙颜大怒,连着几日的朝会上,都让文武大臣们商讨对策。
和往年一样,大臣们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各抒己见,都觉得自己才是占着理的一边。以丞相萧时为首的主和派,一五一十地历数动兵的种种弊端:劳民伤财,胜算又少,十分地不划算,所以求和才是上上策。而以朝中武将为首的主战派,则愤然指责丞相等人全不顾念边境百姓安危,还想怂恿皇上向强盗求和,简直是居心何在!
平日里最重礼数的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一个个揎拳掳袖、青筋直爆。说到动情处直接开骂,这一个说那位沽名钓誉,怂恿皇上跟匈奴开战,不过是想搏些军功出身;那一个说这位尸位素餐,身居朝堂,却一味朝狗蛮子摇尾乞怜,全不顾大夏颜面。一场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