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倒是挺清楚。
这东西本根就是无中生有,因为矿洞地底的寒气和地火交融,产生的煞气汇聚在一起,化成了洞药叉。
像这种又是深洞,又有地火的地方,在古代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在那种大规模的矿洞里面才会出现。
上古时期,人们采矿冶炼的水平不高,能利用的矿藏,基本上都输露天的矿藏,挖矿洞修巷道,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至于矿洞和巷道能修到遇到地火的程度,那就更晚了,至少要到唐朝以后才有可能。
这个也和洞药叉这个名称相互印证,药叉这个词汇传到国内,也大概是汉唐时代的事情。
看意思洞药叉虽然没有入品级,但是又是魔焰又是寒冰的,虽然因为生活在地底,没有寻常夜叉都有的肉翅,不过头顶生角,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角色。
好在《白泽图》上面也写明了洞药叉的弱点。
像是洞药叉这种魔物,虽然强悍,但是弱点也是比较致命的。
一般的妖怪,就算有弱点,大多是被人抓住弱点,更加容易降服而已,多数都不致命。
但是魔物的弱点,可就真的要命了。
不知道弱点的话,魔物的战斗力远胜寻常妖怪,知道并利用好了弱点,则可以简单干脆的将魔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