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言峥摸摸由耳毛绒绒的小脑袋,笑着解释说。
关于人性善恶,中国古代有两位先贤曾经阐述过不同的观点。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无论是孟子的善,还是荀子的恶,这些都是人心。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人既可以光辉到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也可以卑劣到像“二”域场中那样,为了活下去化身野兽残害无辜。
不要纠结人的善与恶,人本来就是复杂的生物,连我们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好是坏。
不管时兴言,是好人,还是坏人。他犯了错,就应该受到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