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了。管事的人,懂技术的人都撤了,这将铺子接手过来哪里这么快能够上手。况且,当谁家都和薛家人一样能耐当得了财神吗?这些铺子在他手里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在别人手里可不一定。”
    说到这,徒元海一叹,“别的不说,薛家确实有一把揽钱的本事。老九被京城人戏称财神九,可同薛岭这些个手段一对比,还是差了些。”
    想到此,徒元海忽然想起之前薛岭曾让人送上来一封折子,说是折子却也不是折子,一本小册子,写着什么计划书。乌压压一堆的字,彼时他政事繁忙,压根还没来得及看,便丢在了一边。这会儿忙找了出来,越看越是心惊。
    玻璃!
    玻璃虽然稀少,但大魏海上贸易物品流通,这些也都是见过的。若是能够批量生产,那么这其中的利润……
    尤其林宁这份计划书写得十分详尽,纳入工部后如何运作,在何处建厂,如何保证方子不外流,如果组建拍卖行营销售卖,全都一清二楚。甚至还预估了一下前两年可能达到的收益。
    如果真能达到这个字数,不,只需达到这个字数的一半,他也能松一大口气。
    便是预估效果暂且放一边不谈,就林宁这份计划书的规格和所言之事的紧要之处,也能看出,这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