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而是自上而下的所有人,就连武将自己本身都无形中将自己看低了一层。
民间观念里,学武不如学文。
哪怕考得了武状元,也永远比不得文二甲来的有面子。
而当整个社会都不以你的存在为傲的时候,又哪来的新生力量呢?又哪来的活力呢?
而同时,尾大不掉的毛病,亦是深深困扰着宋军。
大宋朝的军队将领对朝廷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因为派来管住他们的又是文臣,导致结果就是宋朝的军队,都多多少少带有一点被害妄想症。
几乎每年,北宋的文臣都会提出裁军的请求。
这是因为,在北宋年间,冗军情况已经生成,禁军同边军战斗力强大,地方的厢兵却弱到连搬运军饷都需要别人帮忙,如此强干弱枝情况也算是北宋独树一帜了。
为了控制军队的数量提高质量,将裁剪军队省下的钱用到这些军队需要的地方去,比如开发武器、提高覆甲率等等,这样的想法是正确也是必然的,但是其中利益链巨大,且官方也惧怕当地军队哗变,故而不敢轻易举动。
既然不好轻裁,那便减少招募吧。
所以自从仁宗登基开始到现在,随着北部局面渐稳,北宋已经很久没有招过兵了。且退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