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兵种有差别,连装备的盔甲都有差别。小平太的足轻不论良贱,起码便宜的胴丸、阵笠、草褶这些基础装备还是有的。可是纲良叔父的弓箭足轻和铁炮足轻居然是不披甲的!没错,老小子不舍得给远程兵披甲!只给参与肉搏的长枪足轻披了甲。
那么真打仗了,看起来威风赫赫名震一时的山内一千六百旗本众,旌旗招展,长枪如林。实际上也就表面好看,很多扩充来的足轻一般都是旗本武士村里的佃农和家里的仆人,除了头顶的那个阵笠,盔甲从有到无,从好到坏,五花八门。
这就是常备兵的真实状态,至于动员兵?大家各凭本事说话吧。
最早的时候,纲良叔父五十多贯纸面上的田产,他算生活过的去,所有有一匹马,还能有一身盔甲。这就算奉公人里不错的了,差一点的奉公人都是徒步参战,做一个可怜的步兵。
那么归根结底一个字,穷!
战争的强度和烈度在不断增加,如今有时候一年甚至有五个月都在打烂仗。国家最精壮的男人都在外面,那么农业就必然受影响。即使战争获得了胜利,可对面也和你打了五个月,他领地的农业也玩球了。那么就是一阵抢,也有可能不能够弥补的了自己家里的损失。
最后的结果就是看着山内家连年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