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矮的一摞,便将黑说成白,将她意气风发的父亲说成了叛国通敌的罪臣,这是寒蓁从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仿佛人命只是微如草芥。
看见她脸上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哀伤,皇帝也在心中叹气。韩尚书通敌叛国一案,由刑部主审,大理寺从旁辅助,甚至太上皇亲自到场。礼部尚书只是一介文臣,论理掀不起多大风浪,可是韩东湖与旁人不同,他年过而立才开始考取功名,在那之前始终在江南临安一带开设私塾,且免去贫苦学子的学费,受过他恩惠的江南学子数不胜数。
审案时便有许多大臣站出来为他作保,然而太上皇极为厌恶结党营私之事。通敌叛国又是大罪,因而毫不在乎案件中的疑点,当场判了秋后问斩,连同那些为韩东湖说话的大臣也贬了大半。
知晓个中内情之人,多半已不在了。而有些人的名字,提出来,对她而言或许又是一次伤害。
皇帝犹豫片刻,最终选择直言以告。
“依你所见,先茂国公是个怎样的人?”
怎么扯到老国公那里去了?寒蓁不明所以,却还是顺着皇帝的话思考起来。
寒蓁对他的印象不深,老公爷不经常进后院,她也是往老太太房中去请安时才能见上两眼。记忆中是个清隽的文人形象,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