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要搁一勺半,半碗下肚,满头满身都是汗,再去桥尾要一碗酸梅汤,冰镇过的,囫囵灌下去,夏日的风刮来,舒爽了。
当年这样吃东西的姑娘已经没了,葬在汉县后山上她自己选的风水宝地,常淮阳每次去看她,都要带上一壶芝兰酒,拔了杂草席地坐,说一声我来看你了,一直闷声到日落,也说不出几句话来。
常护在家里是老幺,往上数有个大姐姐和二哥哥,两人都是温和性子。
大姐早几年就嫁了人家,大姑爷家也是读书人,没两年便考上了功名,做了朗州的通判,离得有些远了。
常二哥帮着打理家里的庄户也有几年了,每年到了科举应试的时候,常淮阳总说再等等,再等一等,这一等便等到常二哥年满二十二了,也没能走上考场。
他不知道父亲在让自己等什么,可常二是最沉得住气的性子,书本功课一日都没丢,只要常淮阳说去考,他便能胸有成竹的走进考场。
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偏偏就出了常护这么个刺儿头,混世魔王。
窜天的性子,火爆的脾气,念了一辈子书的常淮阳,镇不住这个要拿拳头说话的莽夫,一气之下,就给扔到金平城的书院去了。
常护一出生,喻氏便骤然血崩,离了世。
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