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更得有自保的能力。
在这个节骨眼,朝堂诸相也没什么好人选,最后还是桓王举荐了盛长槐,蜀地虽然是边周,民风彪悍,但也是文华圣地,几大家族都是耕读世家,盛长槐作为文坛的后起之秀,当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再来盛长槐除了文采,兵法武艺均属年轻一辈之翘楚,在派个老成持重的人从旁指点,在没有比他更适合了。
桓王的这个举荐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官家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当晚就有旨意下达到盛长槐家里,封宣政使,以钦差的身份,去蜀州调查知州被毒害一案,赐天子剑,六品以下可先斩后奏,这也是怕成都府地方上不配合。
今日除了盛家人来送行,徐慎也和祝元直来送行了,徐慎的舅父是汴京大儒,自然不需要借住,求学之事自然也没有后顾之忧,祝元直就不同了,正好考核通过,得以进入太学读书,盛长槐见他租住的地方太远,便将进门的一间房间收拾出来让他住下,平时也好和自己探讨学问。
除此之外,桓王也带着小段来了一趟,小段或是经过顾廷烨的劝慰,对盛长槐的态度也不像之前那样看不顺眼,只是不太亲近而已。
“孟英,我专程去了英国公府,替你要来了两个老兵,英国公一门在巴蜀有些旧部,或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