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州城内举行文会,为大宋将士们大气助威,所以盛长槐才破天荒的将自己夹带里面的诗词又抛出一首来。
这已经是盛长槐第二次抄辛弃疾的诗词的,不过也确实应景,哪怕是巩州知州这样的保守文官,也知道如今巩州全赖他以前看不起的贼配军守卫,特意将军中几十名老卒请到文会观礼。
盛长槐这首诗词,倒是引起了老兵们的共鸣,虽然他们听不太懂,但是今日来赴会的学子们也知道,西平侯对于军中将士的尊敬是大宋文官中的异类,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不管将来盛长槐从文还是从武,他一代新儒的名头已经打响了,如果能够让他令眼相看,也算是小小的扬名了。
读书人们既然怀了抱盛长槐大腿的主意,无论心里是否看的起他们眼中的贼配军,但是在今日文会上,还都是做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替老兵们讲解盛长槐所做诗词的含义。
老兵们听完读书人的解释,一个个感动的热泪盈眶,哪怕是在秦风路这样的地方,从来没有哪个文人,愿意为行伍之人做这样的诗词,更不用说,听那些秀才老爷们说,这可是一首传世诗词,说不定他们几十人中会有人因此在史书上留名。
在当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在族谱上留名,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