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只会向势强的一方倒戈。”
张昭这番言辞有理有据,佛道两门俱都纷纷点头,赵咨亦知张昭所言不需,却仍不肯服输强自辩道:
“饶是如此,吴魏争蜀亦是五五之数,张公又何必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张昭声色俱厉道:
“老夫所说,为东吴百年计,非是为东吴眼前计!”
赵咨冷哼一声,正要发声反击,却突听孙权为二人说和道:
“二位都是孤的肱骨之臣,都是为东吴谋划,又何必动怒?”
孙权眼看张昭、赵咨又要骂起来,生怕口水溅自己一身,只得发声。
但赵咨仍自愤愤不平,紧紧盯着张昭,方要开口还声,忽有人报,蜀国使者求见。
闻听此报,殿内众臣无不错愕,面面相觑,显然对蜀国使者来访相当意外。
张昭脸上红光润滑,褶子都舒缓了很多,不禁点头赞道:
“诸葛亮果然见的不俗,南中三郡借我东吴之名反蜀,他却肯躬身求和,大王当三思啊。”
孙权点了点头,显然颇为所动。
赵咨却冷笑道:
“大王,赵咨不敢苟同!蜀国现下内忧外患,依咨之见,此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是怕我东吴出兵相向。我东吴一日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