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军又完全指望不上,双方僵持大半年,互有胜负。倭人往往占据易守难攻之地,负隅顽抗,而且倭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宁可切腹,也不投降,每场都是恶战,血流成河,齐军因此伤亡巨大。
杨仕忠眼看着陷入僵局,不得不向朝廷求援,希望调浙东的戚家军来支援,萧璟同意了他的请求。
戚家军虽然人数不多,不过万余人,但常年跟倭寇作战,非常熟悉他们的特点,有了戚家军助阵,齐军如虎添翼。杨仕忠表面佯攻,暗地里派戚家军精锐部队悄悄的找到东瀛军的粮仓,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军粮。
武士道精神再强悍,也不能不吃饭。粮仓被烧,东瀛军慌了手脚,齐军趁势发动猛攻,东瀛军心涣散,一路溃败,不得不连夜撤退,齐军乘胜追击,大败东瀛军。
东瀛两度攻打高丽,都铩羽而归,十几万精兵损伤过半,砸进去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却半点好处没捞到,输得裤子都要没了,相野大将在国内的声誉因此一落千丈。
不过齐军虽然赢了,也是惨胜。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大齐几万精兵折损在高丽战场,包括秦致这样的名将都牺牲了,而且打仗是烧钱的活儿,高丽人打仗不行,做生意倒是很有头脑,大齐所需物资一律要真金白银购买,概不赊账。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