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才干,以及本人的理想与倾向。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秦安命令张义为主考官的原因。
若是这的将这一切都交给那群老学究,大文人们来挑选官员,保不齐这帮大贤们会给他找来一堆死读书的书呆子。
这可不是秦安想要的。
以放荡不羁,从来才能取胜的张义作为主考官,刚好可以中和一下那群老学究骨子里的酸腐之气。
此番经过报名,参加第一届科举的青年才俊,有数千人之多。
这群人大概六七成都通过第一轮的审核,至于第二轮,才是真正的残酷。
秦安规定最多百人入选,其他再优秀的人,都必须要去往学宫继续学习,等待下一次的科举。
当然,在学宫学习的待遇秦安给的很好。
不但有灵石津贴,秦安还特许他们议政,这对于文人来说,可是天大的恩赐。
据说现在有许多人还没等到参加科举呢,便已经去学宫报名了。
其实这数千人中,要说有真才实干之辈,绝对不仅仅一百人这么少。
但秦安也是没办法的,他必须要在此次科举中安插进最好六成的贵族子弟。
因此来平息贵族们的不满情绪。
要知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