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泰宁大将军丁朔,应该为这个惨烈悲壮的败阵,承担全部责任!不过考虑到眼下战情如火,临阵换将更是军中大忌;无可奈何之下、兴平皇帝便决定暂时扣下他兵败乞罪的奏折,再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其实抛开唯结果论的角度不谈,丁朔此战失利纯属意外,调兵遣将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巨大的硬伤;他只是被突然出现的郭兴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毕竟谁能想到谛听的触手,竟然可以伸到这么遥远的位置,更与那个几乎撬动了大半北燕民心的华神教联手,一起扶持起了名不见经传的神石部族呢?
丁朔事先定下的计策与盘算,全部都是依照着漠北往年用兵惯例为出发点,起码在战事开始之前,还称得上是对症下药。可谁又怎想到饱受“攻城困难症”折磨了成百上千年的漠北人,竟会突然间痊愈了呢?
丁朔的防备重心,全部放在那些来去如风的漠北铁骑身上;所以在他看俩,对方此战仍是围点打援、暗度陈仓之计。否则的话,他又怎会严令各城守军不得擅自行动,维持坚壁清野、依城据守的基本策略呢?
再者说来,丁朔虽然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但举荐他的李子麟,可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明白人。想必能进入李子麟法眼之人,用兵手法就绝不会僵化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