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除鼻孔(气孔)外的完全封闭的鱼皮气球!
将它尾部改造成金属螺旋推进器。鱼鳍保留部分,作为方向舵和升降舵。河豚的鼻孔作为‘活塞式密闭排气孔’,能逐渐释放空气,亦能完全保持密闭,无视压力。
河豚的肠胃改造成了‘第二气囊’!(随着气球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气囊内的氢气膨胀,会使氢气球胀破。因此气球在升空一定高度时需要放气。可一旦放气,气球就必须降落,再无法继续升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人发明了‘辅助气囊’。就是气球整体是大气囊里装个小气囊。大气囊填充氢气,小气囊装入普通空气。小气囊也有阀门。气球在升空之前,先将‘内囊’充进空气。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将‘内囊’打开,放出一部分空气。这样,外囊膨胀后,‘内囊’因受挤压而缩小,使外囊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以保证气囊不致胀破。)
河豚肚子下方安置超轻坚实钛合金宽敞舱室。与河豚下表面紧密连接。内有床、椅子、侧拉玻璃窗、操作台、密封门。有如井口般向下投掷火油桶和石头的投掷井。(井沿起到防护作用,防止意外滑倒坠落。)除装载弹药外,还能容纳17人。内置一个半封闭燃烧炉,为氢气球的推进器提供动能(其实就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