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文章还以马尔兹大师不作评价为由,提出这位大师对于这首交响乐的态度同样如此。
也有其他乐评人提出了对这个论点的反对,认为太过断章取义。
一时间争议不小。
第98章 天才的天才
“毫无疑问《悼歌》这支交响乐是出色并且震撼人心的, 但我认为它不适宜再进行公开演奏。
音乐凌驾于语言之上, 它是关于死亡的旋律, 甚至我认为作曲人在教唆死亡。
他仿佛亲历这个过程, 用音符表现出了对死亡的超脱, 我现在对乔的精神状态有所怀疑和担忧。
……
对音乐敏感的人更容易受到这支交响曲的感染,后果会怎样值得我们思考。我想交流会上,马尔兹先生对《悼歌》没有作出评价,也是因为这一点。
再看社交媒体上观众们的发言,‘不再畏惧死亡’‘不再害怕’,天呐, 我似乎看到了一批神经纤细敏感的人会做出怎样不理智的行为。
……”
这是一位很有名的乐评人发表的评论, 一经发出就引来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姑苏月夜》让这位东方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红极一时,《悼歌》一出,有关于他的讨论更加热烈。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