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只是杨华家里目前只有老母一人,还有一个打猎为生的叔叔,另无他人。他很小的时候,听母亲说过,其还有一位哥哥。哥哥十岁那年,就在逃荒的路上失散了。
那时是叔叔带着哥哥的,不知因为路上发生什么状况,便交由同乡看护。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就失散了。现在情况怎样,一概不知。
那还是他们家从东北逃亡的路上,都二十多年了。他们从东北一直往南逃难,哥哥也可能是跟随那个同乡不知离散到哪里了。
听父亲母亲讲过,杨华哥哥身上在右腿膝盖后面的腘处有一胎记。其身上还有一件东西,是他家祖传的。一共三副,母亲现有一副,哥哥身上有副,杨华身上也有一副。
说着,杨华便从身上拿出那件家传之物,原来是一个小银锁,一条红绳子穿起来。仔细看时,锁的背面还刻有一行小字:杨记银具。
刘恃成问其何意,杨华介绍说,其祖辈本是手艺人,开了个银饰店,打造加工各种银制手饰。在东北时做的就是这种生意,后来到嘉义时,便不再营生。因为既无材质,更无本钱,社会动乱,人生地不熟的,便予以放弃。
后来,杨华其父与杨华叔叔便选在中常屋居住了下来。中棠屋地处偏僻,其父便采些药材进行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