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父亲对此很欣慰,希望对方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将祖传手艺发扬光大,现在世道不错,修屋建房的人很多,泥瓦匠不愁吃穿,若是努力一些,说不定还能讨个好婆娘。
原本父亲的想法,也就是牧哥儿的想法。他小时候就立下志向,要成为长平坊甚至是青州城最好的泥瓦匠,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如果目标实现,吃饱穿暖不在话下,说不定还能有些余财。
在花柳巷,家有余财的人家屈指可数,那都是走在路上腰板挺得笔直,只用眼角余光看邻居的“显赫”人物,谁不羡慕?
那几户人家,也是大人们教育自家不听话的小子时,用来激励他们的对象——当然,某些时候,也是生活不顺时,拿孩子出气的借口。
在花柳巷年轻一辈里,牧哥儿是标杆人物,没少被街坊领居夸奖。
但自从两年前,花柳巷住进了一个落魄青年人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对方住在牧哥儿隔壁,平日里也没见他干过活,每日都是饮酒度日,浑浑噩噩的不说,还不修边幅。不修边幅,这在花柳巷的人看来,简直就是人世间最大的罪恶。
且不说贩夫走卒,就连偷鸡摸狗之辈,只要不是在干活,都会将自己捯饬得干净整洁。似乎对他们这些一无所有的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