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意外。不过她并不知道的是,北宋时期的说话方式和音调,与现在的“普通话”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赵炎刚刚那句话,用的正是当时的“官话”。
北宋定都开封,读书人都说洛阳话与开封话,不过那时的“河南口音”和今天也不是一回事,听起来莫名有种粤语的感觉。至于“契丹狗贼”,则是因为赵炎看出了那些骑兵的铠甲装扮属于“辽国”——历史课本说“辽国”,实际民间多以“契丹”称呼,打仗的时候更不会客气,都是“直娘贼的契丹人”、或“契丹狗”之类的蔑称。
“曹枢密有令,我们哪知这契丹狗竟突袭而来!小子,你怎这幅打扮?”
说话的宋兵并不是“官话”口音,有着浓浓的山东味儿。赵炎听后反问:“敢问军士,现在是哪一年?”
“雍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