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清楚,别说是他给针灸铜人标价一亿美元,就算是标价5000万,也是很难卖出去的。因为华夏的冷门文物的流通性实在是太差了!
虽然这几年,来自华夏的那些富豪们也屡屡在拍卖会上抛出天价,可他们似乎对本国的文物无爱,每次盯着的也都是那些知名的油画作品,这次好不容易才遇到了两个冤大头,又怎么能轻易得罪?
弗朗索瓦亲自将李逸他们领到位于地下的藏宝室,留下一名伙计在一边监视兼服务,自己则迫不及待的返回地面,在一旁仔细的看着两名专家鉴定。
弗朗索瓦所收藏的华夏文物一共占了两个房间,总数量在一千五百件上下,上次李逸也只来得及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过来正好把剩下的补上。
和以往不同,他这次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求系统性。之前他捡漏也好,交换也好,购买也好,对文物的要求都是越值钱,越珍稀越好,可现在要建博物馆了,他的目标也就变了,他要尽量的补全系列。
就以瓷器为例,历朝历代比较受人关注的都是那些名瓷,可是,在那个朝代生产的就只有那些名瓷吗?这很显然是不可能。
就以康熙朝为例,颜色釉中除了比较珍贵的郎窑红,豇豆红之外,就还有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