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记载。
至于清王朝时期,更不可能让一个类似南明王朝“朱三太子“的幽灵文化,来影响满清政权的稳定,所以在清朝也不可能有建文寄托款瓷器出现。
综上所述,建文文化在明朝历史上是神秘的,为何建文官瓷在数百年之中不见踪影,历史上也鲜见建文官瓷的生产资料,大概也不难解释了。
孟子涛说道:“建文官窑肯定生产过贡瓷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而大面积的销毁,也不可能说百分之百就没有漏网之鱼存在,而这把执壶我认为应该就是幸运遗留下来的建文官瓷。”
“至于原因,首先是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处理方式与与明初永宣时期烧制的青花和其他品类的瓷器十分相似,另外在绘画方面,即像洪武时期的特点,又有永乐时期的影子,这种特点符合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
孟子涛侃侃而谈,把执壶的工艺特点等方面分析的头头是道,让冯正生大为认同。
冯正生笑道:“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如果真是建文官瓷的话,那价值太大了。”
孟子涛颇有些兴奋地说道:“那是肯定的,先不说物以稀为贵,它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和鉴别明代初期的官窑瓷器十分重要。在重新认识‘建文瓷器’的同时,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