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金文的官僚,选购铜器也要有铭文的。传说当时西京有位知府姓刘,他买铜器没字的不要,有字的多加钱,西京古董商便设法在无铭文的真器上錾刻文字,以投其所好。
另外,1852年卖给老翰林、金石学家陈介祺“毛公鼎”的西京古董商苏亿年,在卖掉“毛公鼎”之前,拓下了鼎身上的铭文从而进行摹仿錾刻,成为西京錾字作伪的名家,渐渐地也就诞生了青铜器仿制流派“西京造”。
一般来说,“西京造”的仿铸三代铜器,以錾刻伪铭见长,而真器上的伪铭,也大部分出自西京。
路宏思当然也听说过“西京造”,他马上就反应过来,愕然道:“您的意思是说,这只鼎有问题?”
孟子涛遗憾地点了点头,接着就指出了鼎身的问题:“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西京錾刻名匠是‘凤眼张’、苏兆年、苏亿年等人。这只鼎就有苏亿年的风格,但是不是他制作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路宏思不由苦笑起来:“难怪当初我买这只鼎会那么便宜,搞了半天还是我贪便宜吃了大亏啊!”
古玩打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这个时候孟子涛除了安慰几句之外,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两人不过刚认识,他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