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短暂的交叠。
通体雪白的地月列车慢慢追上了颜色斑驳灰白的国际空间站,和它齐头并进。
陈浩聪等人趴在巨大的透明窗口,向对面的国际空间站挥手。
国际空间站狭小的舱室窗户里,也有人在向这边挥手,还有人在拿摄像机拍摄。
这一幕被遮阳伞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播放到全世界。
看到这一幕的无数人,突然有一种极端复杂的感觉。
1998年开始发射,到此时此刻,这人类眼中的庞然大物,宇宙中的渺小尘埃,人类航天史上的骄傲——国际空间站一共经过了超过50次的太空飞行和组装,历时接近18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而最早的部件曙光号发射的时候,熊孩子中年龄最大的王世豪都还没出生。
而此时此刻,在直径7米,长达500米的地月列车面前,大部分人竟然生出了一种“国际空间站好渺小”的感觉。
这就是熊孩子科技的地月列车,这就是“星辰之桥”的无尽潜力。
十多年的艰辛努力,耗资数十亿的发射,被人在几天之内追平。
国际空间站内的众人,心中不知道有多少感慨。
而现在,地月列车更是要先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