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童。为何能在这一年时间里,竟如同一颗璀璨明星般升起,完全胜过了他的几个兄长呢?
看着路旁的夏粟渐渐变黄,即将收获,还有地里满脸喜气和自豪的国野民众。董安于觉得赵鞅所言非虚,此子的确是个会治民的好乡宰。他的“止从死”之法。董安于已经以赵鞅的名义,在晋阳实行了半年。引得诸多野人氓隶对赵氏感恩戴德,的确称得上是一项善政。
当然,治民、富民、爱民,虽然是作为家主必须的素质,但却不能代替强军、严位等举措。赵无恤能否胜任一家之主的位置,董安于可不敢轻易评价。
倒是赵鞅在上一封信里,神秘兮兮地说,等他归来述职时,让他和此子见见面。把后续的一些举措当面告知他,这让董安于对这次下宫之行,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董安于猜测,到时候,赵鞅定然会咨询他关于立世子之事,他作为有自知之明的家臣,自然不会妄加干涉主君的家事,但自个心里,总得有个数。
他正想着。家吏却再次过来禀报道:“上大夫,前方不远,就有个庐舍,要不要下车歇一歇。喝一口清凉的浆水。”
董安于看了看即将西垂的日头,摆了摆手道:“在渡口时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还是在日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