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现实你也别指望改变我,
我还是会按照我的原则去做人的。一个这样有所不为的人,就是狷者。
后世的孟子是狂士,庄子是狷士。
冉求解释道:“夫子认为,礼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的情感,没有真正的仁爱的感情。费了大力气来做这些礼仪有什么用呢?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丑恶么?”
“而不同的人表达礼的方式也不同,就说那日去祭奠季武子的人中。有的人举止哀伤,其实心里却没有哀情。子皙虽然倚门而歌,却表达出了对季武子的送别之意,并非有意捣乱,而是发自本心。”
赵无恤愕然,经过一路上的见闻和昨日亲见,他对早期儒家的包容性有了新的认识。
早期的儒家是很多元的,孔子容忍学生们对他提出尖锐的不同意见,只要不超过底线。大多能宽而恕之。其中有子路这样的武士儒,性格偏向轻侠;有子贡这样的商贾儒,专心于辩才和致富;有冉求这样多才儒,知兵事政务;甚至还有曾点这样的狂狷儒,行事跟后世儒家的对头庄子颇为相似。
目前来看,他们反倒是孔门里的中流砥柱,但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