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没有少宣扬夫子之学。他既然邀请夫子同行,大概也想招揽一些门中弟子,这正是吾等的机会!”
宰予能言善辩。是孔子的登堂弟子,在“言语”方面仅次于子贡。所以这次他前往鲁城向费宰公山不狃等人求粟米才能有所收获。
但宰予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他对孔子之学中许多地方。如三年之孝,仁政等很是不以为然,并且不怎么尊重孔子,白天上课会睡大觉,还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难老师,因而孔子经常批评他。
果然,宰予这急切的功利之心让孔子略为不快,他批评宰予道:“急功而好利!”
不过宰予倒是没说错,话音刚末,赵无恤就带着随从过来向孔子行礼,献上清凉的浆水和问候了。
……
说话交流是一种技巧,一来就开门见山挖墙脚可不好,于是赵无恤先是谦虚地问“俎豆之事”,在孔子擅长的礼仪问题上捧他一捧,又问一个破败的领邑要如何治理。
孔子曰:“庶之,富之,教之。”
先使人口多起来,然后使民富起来,富了后通过教育使人懂礼节、知荣辱。
原本在治理中都邑前,孔子的思想是礼仪为上,衣食次之,可在实际掌握一邑之政后,他的思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