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司寇,此子半月来一直在造纸坊观望,给匠人们打下手。等小人发觉时,他已经将碎麻布入釜蒸煮。来不及阻止了。小人只能任由他乱来,这工艺也并无不同之处。若是结果不好,还请司寇饶恕他的冒失之罪。”
“若是可行,则为有功,若是不行,也只是一次试制失败而已,这造纸之法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要走些弯路,何罪之有?”
不过在众人看来,这毕竟是小孩子的玩闹之物,仅能证明公输班有技艺上的天分,唯独知道公输班为何人的赵无恤带了份期待。
于是公西赤面前的案几上,一左一右又摆上了两种书写材料,他有些无奈,但却只能提笔,看来得彻底证明这名为“纸”的物什失败,才能让司寇回心转意。
这一次,他心里对麻纸有了底,便先在竹简上下笔,好在事后做一个对比。
他手中的笔依然是上好的兔毫笔,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蒙恬发明毛笔”,此物其实在上古时已经有了,到殷周时期走向成熟,伴随竹简、绢帛的流行而改进。孔门儒士身上一般都带着一套完整的书写工具,其中有有毛笔、铜削、竹片、小竹筒。铜削用来刮削竹片,小竹筒应是用来存放墨、颜料等物。
最重要的自然是毛笔,兔毫包扎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