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国。在山东境内,它们是仅次于齐、鲁的国家,泗上小国中的佼佼者。
邾国的图腾是蜘蛛,邾文公时定都于邹城,所以又称邹国。
邾与鲁既是长期敌国。又受鲁国文化影响,到了后世。甚至成了名为“邹鲁文化”的圈子,孟子也是邹人。
但在西周时。邾国一直被视为异族夷人,到了齐桓公时因为帮齐争霸的缘故,才被周王室承认,封为“邾子”。其国土的东西北三面被鲁国包围,所以“击柝之声相闻也”。南部与小邾国、滕毗邻,人口与曹国相仿,有三十万左右,却号称有六百乘的兵力,是鲁的三分之二强。
鲁军放到中原诸侯里常常充当鱼腩的角色。但其国力却强于邾、莒,又是秉承周礼的侯国之首,国际地位较高。在春秋时期,邾君多次到鲁国结盟朝见,希望结好于鲁。但这些“东夷”恰恰是鲁人扩展领土的主要方向,于是他们常常借口“伐夷”加兵于邾。短短的二百余年里,鲁国对邾国的入侵就达十几次之多,先后夺取了邾国大量的土地、人口。
邾国对鲁的防御战争先是各有胜负,其后却呈现崩盘的趋势。早在邾悼公时,就发生了数起邾国大夫带着领邑投奔鲁国的事情,邾庄公时亦然。
国势衰落,与鲁国的力量对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