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稳妥之举,看来自己在气度和兵略上,还有很多东西得向赵鞅和邮无正学习。
他暗自思索道:“难怪历史上的六卿之战,赵氏能以一族之力抗衡数国联军,其中少不了董安于打下的经济基础。更少不了邮无正等善战者的指挥有度吧。”
所以他连忙扶起依旧一身戎装的邮无正,发自内心赞叹道:“子良司马从州邑出发。渡祭地,随后在郑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又过宋国、借道曹国,绕了一个弧形,迂回五百里奔袭卫国笙窦,立下盖世之功,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了……甲胄在身不必多礼,我且当一次东道主,犒劳子良及各位赵氏军吏一番!”
“君子过誉了,当年郑国唯强是依,今日附楚。明日降晋,朝降而夕叛。赵兵去惩戒郑国没有一百次,也有几十次,对其中的道路关隘可谓烂熟于心,地图留于府库,我平日没少研读。至于宋、曹,还多亏了君子在那边打下的基础,若无此,无正早就被这两国拒之于国门之外。也谈不上沿途的补给了!”
无恤这边对赵鞅麾下的猛将满是欣赏,邮无正也在为这位庶君子流亡后打造的事业叹服不已。
去年七八月间,赵无恤初来乍到,只是个小小的下大夫。两邑之主,放在鲁国内部也不怎么起眼,晋国内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