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没有无伤及须句大夫的性命。然而刑不上大夫,他毕竟是年轻人,居然出于私心折辱之,这一点却是过犹不及了。“
在赵无恤一些有意无意的举动下,孔子对赵无恤还是有好感的,觉得他与自己心仪的那种贤明大夫十分接近。
加上不少弟子也在那边为臣为吏。随奏书一起来的,还有公西赤的私信。公西赤对赵无恤在西鲁的防疫大加赞誉,认为跟孔门的仁义德行暗合,这之后驱逐须句大夫,虽然有些小小的不合礼法之处,却也大快人心。
虽然距离孟子那惊世骇俗的“民贵君轻”。桀纣之君非但可逐,而且可杀尚远。但儒家里的一部分人,对贵族卿大夫也没有那么待见,譬如孔丘自己在野时,就将三桓视为“斗筲之人,何足道哉”。
通过公西赤的信件,孔丘这才知晓,原来西鲁的伤寒并未造成太大的人口死伤。为民众庆幸之余却又心忧,在入朝为政后。他需要考虑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随着外寇齐人消除,眼看鲁国的内斗又要喧嚣其上,而此时赵无恤的动作,很可能会触碰三桓敏感的神经,成为他们对付的焦点。
不过如此一来,或许也是帮助君上收回政权的机遇。
他下定了决心:“我得想办法解决此事,然后劝劝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