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册封的包括土地,也包括土地上的民众,受封者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理论上是终身世袭。
柳下季是个君子没错。但他少有功劳,又是出了五服的公族远支。甚至因为庶弟盗跖的原因,被剥夺了职位。无缘无故封赏一个五千户大邑。鲁国那些眼巴巴等着封邑的近支公族不得群情愤慨,统统炸了窝?
所以只可能是第二种,以大夫之名替国君守之。
在晋国,兼并日渐剧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随之动摇,十年间换了数个主人实属寻常,并渐渐开始化邑为县。县长官称大夫,却是随时可以任命和撤换的官僚,职位比邑宰、司马要高。却已经不是他们的主君,而是上司。
鲁国的情况类似,在三桓四分公室后,很少再有人再有运气获得世袭的大封邑。比如曾经的郓城大夫,就是临时守之,称之为守大夫要更合适些。
“只是为君守之。”
无恤见自己所料不差,松了口气后说道:“一个五千户大邑,光靠大夫可管不下来,须句司马无所作为。之前被一同赶走了,只剩下些卒长、佐吏维持治安。作为大夫可以垂拱而治,但司马却必须能担当重任,不能隔着数百里随意指派。以免须句资敌的事情再度发生。小子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