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鲁国输粟五万石,藤盾五百张,与薛要付出的相差无几,但滕使可是拍着胸脯说一定会答应的……”
薛使大骇,他们唯独不能落后于滕,连忙解释道:“寡君也一定会给大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薛使想来,反正薛国过去就常来朝见鲁侯,在弭兵之会后长期作为宋的附庸,不得与诸侯盟会。直到平丘之会后才依仗晋国的支持摆脱这种低下的地位。他们做小做惯了,重拾旧业也没什么不妥,更不会有什么抵触的情绪,还是从了的好。
无恤很满意他的态度:“这就好,既然如此,还悬而未决的只剩下滕薛争地一事了。此事倒是让我想起发生在殷周之世的一件往事。不知尊使可曾听说过……”
“外臣孤陋寡闻,愿闻其详。”
“当年虞、芮两国之君争田,久而不决,听闻文王昌是有德之人,便一起去到周地,请文王仲裁。二君到了周边境,看到周人耕田的互相让地边,走路的互相让道;进入周都邑,又看到周人男女不同路。斑白不提携;入了周朝庭,更发现周人士让大夫,大夫让卿,有礼有节。两国国君非常惭愧,说:小人今日方知何为君子之国。于是两国国君不再争讼,反而让出所争之地作为隙地……”
薛使听出其中有些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