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里并没有什么中国遗失的古礼,莒国用夷礼、夷俗,民众依然笼罩在蒙昧的鬼神统治下,无法交流。
所以抱着瞻仰名山的想法,他们一行又到了琅琊,然而此处与彼处差别不大。
琅琊海港和礁湖旁竖立着雕刻粗糙的石像,它们神情肃穆,上沾着斑斑点点的海鸟粪便,这是镇海的石人。每年这个季节正是汛期,海上会刮起狂风,卷走渔船甚至是岸上的人畜,所以六七月间会有隆重的祭海仪式,莒子甚至会从国都亲自过来,他如今正住在琅琊行宫里。
对莒国的子民而言,山与海象征着一切。子路对此却感触不深,他在港口呆过,木材和绳索的嘎吱,船员的吆喝,带着海腥味的盐和鱼,都是那么的陌生。吃不惯海产的他一度上吐下泻,事后暗自庆幸夫子已经有了返回中原的意思,而不是真如他所说的“乘桴浮于海”,带着子路去那烟波浩渺音讯难求的三仙山、九夷地。
可惜,他们暂时无法成行,因为带着的帛币用光,在莒子和贵族们对孔门态度冷淡的情况下,连游学的盘缠都凑不齐,只能暂时留在此地,弟子们绞尽脑汁想办法。
为了让夫子能住在干净点的馆舍里,弟子们纷纷搬到了肮脏的马棚,为了让夫子每顿还能吃上鱼,弟子们开始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