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桃丘大量锻造铁剑的计划,转而画下“环首刀”形制后说的话。
他记得很清楚。环首刀是汉军发展出一支强大骑兵的利器,这种东西其实殷周春秋便有,只是由青铜铸造。由于青铜本身性能的限制。注定了近身兵器只能以击刺为主,劈砍则容易导致武器的断毁。所以青铜刀形制很小,只做削割皮革之用。无法用于实战。这种小刀在燕、齐广泛使用,还被齐人按照这形状变成了货币“齐刀”。
但到了战国时代,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便催生出长达三四尺的铁刀。所以赵无恤这一指点,倒不算太超前于时代,只是让铁工坊提前走了正确的道路而已。
因为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便因此得名。刀茎环首一体锻造,然后与刀身用嵌焊的方式连接,再用目钉加固,装上木柄。刀的刃部以黑心的可锻铁反复折迭锻打达,少者十余次,多者二三十次,然后放入动物油中淬火加固。这是哪一千口刀的标准配置,至于像赵无恤手里这把”百锻“的干将剑,尚无法普及开来。
最初拿到武器时,骑兵们尚有疑虑,但作为骑兵作战的行家里手,发明了鸦兵散星阵和锤砧战术的无恤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剑由于双面开刃而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