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孔圉这个名字,后世知道的寥寥无几,可要说起他死后的谥号“孔文子”,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多数人还能接着往下背:“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孔圉,便是孔子十分赞许的孔文子。虽然此孔与彼孔半点关系都没有,孔丘是子姓的殷商遗民。而孔圉则是姞姓南燕国的后代,南燕灭亡后入卫做了大夫。
卫国贵族众多,不过没有传承几百年不倒的世卿,只有一些中小贵族,在宁氏和孙氏两家垮台后,就数孔圉的领地最大。
所以无恤在用兵卒攻取的同时,也只能扶持蒯聩为傀儡,招降卫国贵族和民众,以期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卫国的小贵族倒是闻风而降了不少。唯独大贵族和有名的贤士少有来投,也是赵无恤前几年打卫国打得太狠,哪位贵族的领地没被他占过?比如濮南的蒲邑,就是孔圉家的封地。
所以那孔圉要是对赵无恤没意见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面,他失去的领地也是引人上钩的鱼饵。
于是无恤对蒯聩说道:“我听闻卫君与卫国公女姊弟情深,卫君被逐出国后多次替君求情,因此被老卫侯厌恶,而孔圉乃君之姊夫。若他能弃暗投明,我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