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歌,至今传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子蒲起了个头,三万人用干涩的秦腔齐声同唱: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一首视死如归的诗,也是一曲不屈不挠的歌,歌罢,秦人发动了冲锋……
然而这一曲豪迈秦歌,在远远观战的邮成等赵氏骑兵和羽林侍卫听来,除了嗓门大一点以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
“秦人到底会不会打仗啊……”邮成踩着马镫,踮起脚望着两军接阵。
赵无恤派他们过来的目的,当然不是支援魏氏,而是为了就近观察秦魏的战斗。
“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身临其境,用汝等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把战役的过程,敌人的战术战法,优点缺点,都给我记下来!”
邮成和这一批羽林侍卫,是赵无恤重点培养的基层军官,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对军旅的熟悉,都不是半路出家的武夫能比的。
当然,赵无恤也没说明魏、秦两方究竟谁才是“敌人”,所以邮成等人便东面看一会,西边看一会,在交战之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魏氏和秦人,胜负当在七三。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