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人肇兴的地方,可在骊山之难后,此处又被戎人占了,几经辗转落入义渠手中,秦国一直想收复,只是都未成功。就我所见,义渠吸纳周人遗民,既事农耕,也事畜牧狩猎,一些人通秦地语言,其君长称君,也自称为王……”
“蕞尔戎邦,也敢称王?”席间有人十分不屑,把义渠当成蛮氏那样的小不点。
赵葭还未回答,倒是陪坐的刘德小心翼翼地反驳道:“义渠可不小,秦国西北群戎,有义渠、乌氏、胊衍等,其中以义渠最大,其国土广袤,有方圆数百里,而且兵卒骁勇善战,遇到戎地没收成,还会入侵劫掠,偶尔还有小股戎人跑到泾阳附近……”
赵葭点头道:“不错,义渠曾败于秦穆公,之后百余年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其国虽然僻处深山之中,但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吾等被其所救后,随他们回到义渠君在泾水边游猎的行帐,虽然简陋,但兵卒却不少。”
无恤问道:“义渠君有多少兵卒?”
“不知详略数目,但一次出动两三万人并不难,只是义渠内也是部族林立,其君长从各部里推选,经常会相互为敌,故而过去数百年里对秦国威胁不大……”
之后赵葭还说了些在义渠所见的风俗,什么“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