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将南北阿尔法星系分隔开来的格林尼治陨石带是一条狭长的,布满了小型天体的区域。
显然,这个认识十分肤浅。
南阿尔法星系与北阿尔法星系原本是一个恒星系统,跟银河系相似,只是规模比银河系大了上万倍。格林尼治陨石带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一个巨大的,通过磅礴引力让整个恒星系统稳定存在的黑洞。数十亿年前,一场灾难降临,这个黑洞因为质量过于庞大而坍塌,最终形成这处充斥着大量天体的区域,即格林尼治陨石带。只不过,这并不是人们认识中的狭长区域。如果从范围来讲,格林尼治陨石带跟南阿尔法星系与北阿尔法星系差不多,占据了这个双子恒星系统的三成左右。
简单的说,格林尼治陨石带的大小相当于南阿尔法星系的九成。
只是,在格林尼治陨石带里面没有恒星,也就没有恒星系,有的只是大量分散的,无序运动的小型天体。
这些天体,其实就是黑洞坍塌后的产物。
此外,在格林尼治陨石带里面还有很多未知区域。按照科学家的推测,当初维系着恒星系统的中央黑洞在坍塌之后,只有大约一成的质量转变成格林尼治带里的小型天体,其他的质量都消失了。虽然其中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