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练成了开山劲。他们为国君架桥开路、征战四方,被后人称为三百武丁。
武丁最早其实是一种称号,意思是最强壮有力的勇士,后来有些人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名字。开山劲的最高境界也被人称为武丁功。这三百武丁,有人在战场上捐躯。也有少数人后来返回了各自的部族,剩下大部分一直都是国君的亲卫、终老于国都中。
民间很难修炼开山劲也无其秘法传承。它一直都是国家所掌握的培养精锐武士的方法,当巴原分裂为五国之后,情况仍是如此。可是若山这位蛮荒部族的族长,修为不仅至少突破了四境,且将武丁功练到了如此境地,当然令西岭惊讶异常。
若山闻言大声答道:“我是路村族长、族人以路为姓,此姓得自我的祖先路武丁。他是巴国开国国君刚刚进入巴原时的座前武士,亦是逢山开路之英雄。路村族人世代修炼的开山劲,便是这位祖先所传。
有鱼村的祖先。当年只是为巴国理正挑担的仆从,清水氏的封地与他们何干?鱼大壳所谓的继承,难道是想让国君纵仆窃其主吗?清水氏已灭,山中各部族皆居其故地,若真要追论国中礼法,开国之君座前英雄,难道还比不上一位后世大臣的挑担仆从吗?就算国君要在此地新封氏号,也轮不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