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不是事。
齐桓公大喜,又问,“那什么影响我当老大?”
管仲这次回答的就郑重了,面色肃然的说道,“不了解贤士,了解贤士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信任的同时又让别的小人瞎参合,这些事影响大王称霸。”
齐桓公听了这些之后将国相之位交给管仲,让他去管理国家,然后自己果然成了霸主。
同样在鲁肃也信奉管仲的这一套理论,天下不是君王一个人所能治理的,君主要做的就是选拔任用贤才,至于君主自身的问题,鲁肃信奉的是下不言上之过,人家管仲都没说齐桓公贪财**,后人有什么好评说的。
自从鲁肃见到了奉刘备之命治理泰山郡,岁不足双十的陈曦,顿时对于刘备任人唯贤的做法大感满意,这不就是自己心目中君主的典范吗?年不足双十又如何,只要有能力君主就应该将其纳入选拔的行列,能者上,庸者下,甘罗拜相这种事不也是千古美谈?
至于君主的私德,鲁肃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宽厚仁慈也罢,贪财**也罢,只要任人唯贤国家还是这个国家,最多是手下人头疼一点罢了,只要君主依旧将天下放在心头,那么手下最多也只是头疼,不至于某明奇妙的人间蒸发。
也正因为这些观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