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时种旱稻,涝时种浮稻,正常季节种正常水稻。
反正后世印度不搞水网建设,21世纪的单轮平均亩产仅仅有宋朝的水平,但是架不住人家一年三熟,瞎种的粮食总产量都比中国这边少不了太多,要知道对方的单轮平均亩产只有宋朝的水平啊!
钟繇不知道后世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文臣,他对于种田是有自己的规划的,水网先搞起,反正不能让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虽说这地方种一茬也不亏,剩下两茬瞎搞,只要种子没问题,也能有不少的产出,可为什么要浪费资源呢!
我钟繇是那种能让土地年产十二石到十五石,然后自暴自弃七八石就放手的人吗?当然不是!
好吧,其实也不光是钟繇的问题,赵岐,黄阁,张俭等等那群老人从长安杀过来之后,就指使钟繇赶紧干活,钟繇拿这群老头没什么好办法,所以也就开始好好干活。
实际上原本钟繇是想懒政的,毕竟现在迁徙过来的人口散落在精华区,也不存在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一家分个三四百亩其实也不存在那些问题,大家选的都是最好的地方。
汉室的百姓,搞别的不行,搞这些很有一手。
故而钟繇的想法是拖一拖,等过段时间安定了,人口也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