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村民。
一时间,帐篷和粮食都宽裕了不少,村民们不说日日能吃饱,但至少每顿都能见到些荤腥,日子倒也不是那么难过。
雨又断断续续下了十来日,之后天彻底的晴了起来,洪水也渐渐的退了下去,很多人家住的地方都重新露出了地表。
这个年代,村里能住上砖瓦的人家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住的还都是土胚房,水一冲,房子就被损坏得七七八八了。
这种房子,别说是住人了,就是家里的东西,都已经被洪水冲得差不多了。
这让原本就穷的村子,一下子变得更穷了。
可不论再穷,这日子总要继续过下去,村长组织村民们开始建房。
按户来算,每户的工分多,每户先建,也不建多,就建一家人够住的地方,要是还有需要,就等以后自己家有能力的时候再建。
每个参与建房的人,根据分工的不同,每天有2到10的工分可以拿。
村里的人不少,且地基是之前打好的,如果动作快一点的话,一两天就能建完一家,整个村子在天变冷之前,一定可以全部建完。
按理来说,村长的这种方法算是比较公平的了,可村民们却并不买他的账。
先头就说了,工分高的人多是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