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建设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锐变,在过去的五年间,除去由政府主导投资的数十亿元的重工业项目之外,民间资本亦投资兴建了大量的消费品工厂。原本这就已经引了西方对中国工业化努力的警惕,不过这种警惕却又被与日俱增的机器进口所掩盖。
至于工厂生产的工业消费品最初是替代进口商品,随着农民收入的增涨,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亦日益增长,而与此同时,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中国生产的工业消费品借助华侨之手进入东南亚,中国商人利用棉纺织品和鞋子、服装等廉价商品,迅占领东南亚以及亚洲市场,甚至远销至南美、非洲等地。
在英国拥有众多殖民地,人们逐渐喜爱上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巧合的是,中国出口到亚非洲的主要也是棉制品,对英国在这片大6的纺织品出口构成了巨大挑战。由此“华货倾销”便成为英国以及殖民地报纸上时常能够看到的名词。
当英国的政治家、学者呼吁阻止“华货倾销”的时候,他们的文章同样为中国的报纸所转载,而这又激起了国人对英国人的不满,一种“受迫害”的想法自然而然的于国人心中升涌出来。尤其是在海军退让之后,更是让民众产生了一种“西洋列强亡我之心不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