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抱负、出人头地?
呵呵,不好意思。
唐初的官场还真不是寒门的舞台。
功臣们还没秀完,他们的子嗣也没登场。
能有马周这样幸运,才华能得到李世民赏识的,凤毛麟角。
若不然,李恪也不会想着自己在岭南举办科举,建立势力。
至于李世民能够同意,名义上是肯定他在岭南道作出的贡献,以及能力。
而实际上,李世民又何曾不想分化这些功臣的权利呢。
然而,世人都知道他能坐上皇帝的宝座,手段可不光彩。
先是杀了自己的兄弟,又将逼迫父亲退位...
若是开放科举,向全天下的读书人大开仕途之路,必然会触犯世族和权臣的利益。
到那时,必然会有很多的反对之声。
天下人,也都会认为李世民是个薄情冷血之人。
所以,李世民不方便亲自动手。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皇子们操刀!
正好,高士廉、长孙无忌提出要将李恪派往岭南历练。
李世民便顺水推舟,将信将疑地将新政的大旗,交给李恪。
他完全没想到,李恪的效率竟如此之高!
短短半年,就将岭南道军政、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