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或者叛乱,就必须要把内部的人心和混乱稳定住了,将极有可能引起祸乱的苗头给熄灭了...
如此一来,才有可能避免内外交困,乃至是生灵涂炭,歹人趁机而入、扰乱国家及政权,甚至是导致国家的覆灭。
毕竟,无论是以贤王李恪当世人的眼光,看待华夏一千多年的历史,还是以李恪后世人的视角,看待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
一个国家的覆灭往往不会是因为外敌的入侵,而是国家的内乱。
所以每一个朝代的统治末期,绝对是民不聊生,朝野上下战火纷飞,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而哪怕是外敌不入侵,王朝也会自然走向毁灭,只是民族不改变罢了。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隋朝跟秦朝一模一样,只是存在了两个皇帝,时隔不过五十年就因为内乱、军阀割据,从而导致灭亡。
而导致隋朝的末期统治民怨四起,狼烟四起,千疮百孔的原因,便是对外战争的大量投入以及接二连三地失败。
其次便是统治者不那么厚道,身处于高位却不思虑自身的地位和顾虑,跑去云游“仙界”,热衷于后宫酒池肉林,荒废朝政。
而就算不荒废朝政,也没有外敌的入侵,统治者若是不体恤民情,不顺从民意,惹起了民怨和民怒,距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