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方面竟然也备感需要。尤其是俄国,经由陆路大量进口中国商品,以接济其军队和远东地区需要。英国、法国也从中国订购了大批商品,钢铁钨矿坦克飞机,中国政府是来者不拒。
在超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的社会生产全面攀升。化学工业、轻工业、电力业的产值普遍增加了四至五倍甚至更多。
国内的大小公司企业和个人,都在利用国家政策的惠泽以及千载难逢的机会分羹一杯成为巨富,社会上借助日本的说法将之称为“成金”。
在战时的经济景气下,中国的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活泼态势。全国各大企业的资本总利润率1914年时仅为8.1%,而1916年则达到20.9%,钢铁、轻工业等部门达到200%到300%的利润率是很正常的。
而随着德国潜艇战的展开,英法两国造船的速度赶不上被击沉的速度,不得不向其他国家订购商船甚至是军舰。这使得造船行业的利润率甚至达到600%。
许多企业和个人怀着投机冒险心情,趋之若鹜地投身于“成金”风潮之中,按其所从事的投机事业不同,出现了“铁成金”、“船成金”、“丝成金”等大富小富。
传统的对土地的占有观在工商业的巨额利润冲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