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锐部众齐整、高昂相比,对面袁绍部众就显得有些沉闷了,在袁绍的命令之下,眼下这些来自周边各地域的冀州部众“成功”拦住了杨锐部众去路,一场大战已是箭在弦上。
袁绍部众虽然来势匆匆,途中又被杨锐几路骑兵部众陆续击溃大部,但是也并非完全不讲究章法,其几乎从四面八方而来,看似完全是松散的阵型,不过却也暗合兵法。
这不是袁绍第一次与杨锐部众正面硬刚了,对方很清楚杨锐部众的阵法之道、战力之强,因而最初袁绍调集部众虽急,但是也准备了相应的应对之法,否则也不会选择平地里与杨锐部众对决了。
眼前袁绍部众看似松散、混乱,其实临近的士卒都是按照阵法行进的,正是一种大规模对战当中不太常用的“三才阵法”,许许多多小的三才阵链接在一起,各自组成更加庞大的三才阵,最终形成渔网阵。
大规模部众对决,通常匹配的是大型阵法,而三才阵法链接成渔网阵的方法却是并不常用,只适合于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拼命的一种方式。
据传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中,刘邦部众面对能征善战的项羽部众,便是联合韩信、彭越使用该阵法,渐渐磨败了项羽的精锐部众,才有了后来霸王别姬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