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本身可能没有多大的能量,但是禁不住有些势力可能会打着幕府的旗号与上杉娃子作对,就像是此时阻止上洛阵营一般,实际上也是借助幕府名义实现自己利益的表现。
杨锐与上杉娃子不能排除,若是己方真得针对京都展开控制与争夺,事态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因而接下来杨锐与上杉娃子的行动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的转变,而且上杉娃子还主动挽住了兵马,并未再向西进取,同时还开始陆续派遣使者与京都幕府交流。
这一过程就犹如三国文明区域诸侯争霸之时,象征性地向皇室进行请示一般,一般也就打个招呼就可以了,基本上没有请示不下来的。
当然了,类似的情况在三国文明区域也是在杨锐占据洛阳皇城之前,那时还没有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的圣旨也基本没有多大偏向性。
无论三国文明区域各个诸侯与汉室保持表面上的一致,还是倭国文明区域大名与幕府进行协同,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站上舆论的制高点。
实际上,汉室与幕府是否同意诸侯与大名的请示,可能完全改变不了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也为其他势力找茬之类的埋下了隐患。
上杉娃子与幕府进行协同,有为了舆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