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其余的则多是有童生功名的。
同江处于一片平原地带,这里几乎看不到山,连个山包都见不到。而且人口密度极大,几乎就是村头挨着村尾,村与村相连。村子多人口,拥有的田地自然也就少。
各村都几乎只有几百亩地,而且几乎都集中各村的极少数大户的家里。同江村也是如此。全村三百多户人,上千口人,但地不过五百亩,且基本上都是那位出过进士的李老爷家的地。村里的人也多是姓李,往上数还都是一家,但百年来。几乎都是为李家佃田。
这点地当然养不活整个村子里的人,因此早在许久以前,村子里的人便养成了传统,学手艺挣饭吃,要么学蔑匠、木匠、砖瓦匠泥水匠,要么就去学打渔做渔夫,或者去隔壁的峡江县做烧炭工等等。
但村子里也对读书十分重视,家里的男孩子基本上都会送他入私塾开蒙,若是资质好。肯定还会想办法供他读下去,将来参加科举。若是一般的,那读几年书后便要跟着学手艺,或者送去店铺里做伙计。
在这个连柴火都不能自产,只能靠捡牛粪晒粪球做柴火的小村子里,他们更有闯荡拦的精神。也更明白,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读书这条路最有希望。
小学校长就是原来私塾的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