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想了想,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不仅仅是百姓,万物皆是如此。”
玄奘深深吸了口气,轻叹道:“灵山越来越近了,贫僧每日每夜都在想,普渡,应该如何达成。想要众生皆如我,不计一切,为善、从善、扬善,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高尚的道理,一旦与‘趋利避害’这四个字相左,便唯有粉身碎骨一途。所以,必须让行善者得其利,作恶者受其害。如此一来,久而久之,普渡自成。”
说到这儿的时候,玄奘微微侧过脸,望了猴子一眼,自嘲地笑了笑,道:“趋利避害,乃是天性,不可超脱之物。若要强加更改,无异于螳臂挡车。所以,只能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那不就成了老君的无为之道了吗?”
“其实这也没什么关系,在普渡大义面前,又何须在乎门户之见呢?既然如此,那便借力吧。借力打力,若能打出一片极乐世界来也好。可是……贫僧错了。老君心无旁骛,才能施行无为之道,贫僧,却是有执念在心的。也正因此,才最终导致了如今的结果。这世界的风云呐……人心不足,蛇吞象。”
猴子悠悠道:“想不通可以慢慢想,我又没逼着你?实在不行,咱走慢点呗。”
玄奘静静地沉默着,凝视着远处溅起的水花。